一个有趣的网站
分享有价值的文章

论 “啃老”,还是得看咱江浙沪

55.png

都说,中国的父母,是全世界最会付出的父母。

而根据本人的观察,江浙沪的父母,在托举下一代这个问题上,如果在全国自称第二,那就没人敢称第一。

随便给大家举几个我身边的例子。

小学同学最近换了一辆新车,总价 40 万,他爸妈出了 10 万,丈母娘出了 10 万,他爷爷还出了 10 万,旧车卖了 8 万,等于他花了 2 万就喜提了这辆锃光瓦亮的大玩具。

这车,我这小学同学靠自己也能买,他甚至都已经把基金赎回备好了钱。没想到家里一听说这个事,长辈们纷纷开始打钱,甚至还有点军备竞赛的味道,生怕拿少了拿晚了自己在好大儿心中的地位落入下风。

小学同学的爷爷还有个女儿,给孙子 10 万买车,怕女儿有想法,就塞了 5 万给女儿,说给她过年买新衣服穿。这家女儿都 54 了,自己都当奶奶了,爸爸居然还过年给买新衣服穿,我听到的时候羡慕的泪水忍不住从嘴角流下图片

还有楼上小姑娘那家。

小姑娘独生女,老公是小学同学,也是独生子,走的是杭州这边比较流行的 “两家并一家” 的婚姻模式。(这里解释下,就是男不娶女不嫁,两边都当自己家生活)

女方这边,妈妈卖了两套回迁房,给女儿买了一套高品质商品房当婚房,并斥资 60 万装修成女儿最喜欢的欧式宫殿风。小姑娘的爷爷奶奶,拿出一辈子省吃俭用的定期存单,凑够 100 万,给孙女当陪嫁。

男方这边,家境普通一些,除了把自住的农居房装修一新外,给儿媳妇换了一台小奔驰,也是尽自己所能给小家庭的建设添砖加瓦了。

再随便说一个我高中男同学结婚时的操作。

男方家当时已经准备了一套婚房,女方家觉得不满意,于是男方父母二话不说掏空家底置换了一套地段更好、面积更大的婚房。

诸如此类的案例在我身边很多很多,为下一代鞠躬精粹的操作五花八门,反正核心就是长辈不遗余力出人出力出钱,只要有这个能力,孩子需要的时候,都是倾囊相授毫无怨言。

这几乎已经成了江浙沪的一个传统,且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当然也偶有儿孙自有儿孙福的父母,但咱得看比例不是。

肯定有人要说那是因为你们那儿拆迁户多钱来的容易父母才大方,这个我得重点说明一下,不是这样的。父母对子女能付出到什么程度,跟家庭条件没有绝对关系,这取决于他们付出的意愿到底有多强烈。而据我的观察,身边无论是富贵人家还是普通人家,父母付出的意愿几乎都很强烈。

比如上面说的这三家,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资助孩子的钱,也都是长辈们辛苦赚回来再加省吃俭用攒下来的。

小学同学爷爷给的换车红包,就是爷爷奶奶靠攒退休金攒出来的;楼上那家的爷爷奶奶出的那 100 万嫁妆,是老两口一辈子卖菜、70 岁还在扫马路赚钱攒起来的;高中同学置换房子的钱,是他爸爸开了一辈子出租车开出来的。

他们都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但都是全心全意为下一代付出的长辈。

不评价这种风气是否政治正确,毕竟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个体独立,但我说个自己对这个传统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活着还是得有点信仰和念想,托举下一代,也是激励人类直面艰难生活的一种精神支持,被人类幼崽需要和依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人更有动力向前冲。

而且你们也可以去观察一下,那些凡事多为下一代的发展和利益考虑的家庭,最后证明,无论在家庭氛围还是社会排名上,普遍表现更加优秀。都说江浙沪地区富庶,我觉得这种传统家庭文化的普遍存在也是重要原因。

所以我觉得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种一代托举一代的家庭发展理念,就是一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强劲有力的无形大手,最终使得人类繁衍这一行为变得有它存在即合理的意义。

来源:金融女民工 微信号:RWcamp

历史上的今天: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前方高能 » 论 “啃老”,还是得看咱江浙沪
分享到: 更多 (0)

前方高能丨一个有趣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