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死亡不是慢慢来的,它突如其来
@红衣芭蕾: 死亡不是慢慢来的,它突如其来。好友的父亲得了癌症十几年了,一直用最好的医药治着,燕翅鲍参养着,一天能走一万步。他认认真真地走,认为死亡会一步步来,一天能走一万步的人,总要慢慢虚弱到八千步,五千步,两千步…… 才会迎来死亡。但生...
@红衣芭蕾: 死亡不是慢慢来的,它突如其来。好友的父亲得了癌症十几年了,一直用最好的医药治着,燕翅鲍参养着,一天能走一万步。他认认真真地走,认为死亡会一步步来,一天能走一万步的人,总要慢慢虚弱到八千步,五千步,两千步…… 才会迎来死亡。但生...
@杭州金融女民工:最近发生的一件让我进一步深刻反思人生的事。 我爸的一个老朋友,今年刚 50 岁,资产过亿,就这个月,突然去世了。 去世原因是过量饮酒。 这个叔叔,虽然是富二代,但是资质平平性格温和,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打江山的料,这么多年,就...
@薄暮冰轮:热爱生活是需要花时间的,个人日常生活的时间成本: 饮食:买菜,做饭,洗碗,清洁灶台,干饭,处理垃圾,规划菜谱,一日三餐合计 2h 锻炼:早上做操,中午拉伸,晚上健身,算 1h 家务:洗衣服晾晒,简单的打扫卫生,整理东西,算 0....
小时候两家走得比较近,她们家帮我们家多一些。1995 年到 2000 年是他们家的鼎盛时期,曾经三辆轿车。 我记忆里,受到的直接照顾如下,也算是所有经济来往: 1. 每年暑假,姨娘(母亲的妹妹)都回家带我们去公园玩,主要是她花费。 2. 有...
本来不想聊这个话题,不过今天无意中看到下图一句话,忍不了,想展开聊聊,写篇短文吧,说不定能帮到别人。这篇文章略带情绪,不过不准备改了,心里话就直说吧。 把小孩逼死的人里,绝对有上图那种人。 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很脆弱,学习不行,社会适应能力一...
众生皆苦。iOS 链接
作者 / 陈子杨 Dr.outside 讲个死亡案例,对所有医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课。 真实发生的,一天下午四五点的时候,病房来了一个胃癌患者,五十多岁一个女的。 医院有这么一个不合规的行为,就是下午入院的患者会不给做任何检查。 因为下午...
《The Age of AI has begun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as revolutionary as mobile phones and the Internet. 》 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
@庄时利和:香港人为什么活得久? 中国香港是全世界人均预期寿命最长的地区,女性 88 岁,男性 82 岁,在前几年已经略微超过之前一直排第一的日本了。 寿命长短是绝大多数人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是需要知道的一点是预期寿命长短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
@杭州金融:我我我的粉丝有有很多跟的银行银行打打银行银行银行打打的银行银行银行的的的的的的银行银行的的银行的的的的银行银行银行的的的的银行的的行业行业行业的红利红利消退红利红利之前那更是完全不一样了。 一点不夸张地说,银行打工人的幸福指数和...
春节听了蓝狐岛的书,大为震撼。 这大概是人类做过最艰苦的事,当时人们也没拿到什么回报,除了死亡。 怎么把这件事和 ChatGPT 生拉硬扯到一块儿,正是本文要做的。 一、彼得大帝 1682 年登基的彼得大帝,是个鄙视传统、推行全盘西化的君主...
@杭州金融女民工:前后脚刷到的视频。 第一个视频,夫妻俩在咨询生三胎,前面已经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有严重的自闭症,二儿子是发育迟缓,夫妻俩迫切想生一个健康的孩子。 医生也很负责,劝这对夫妻不要再生了,原因有三: 一是鉴于前两个孩子都有问题,怀...
@小梅妮卡:除了偶尔担心之后不好找工作或者被裁员,我对年龄的增长很迟钝,大部分情况下我没有任何的年龄焦虑。 我常和朋友说,我喜欢现在的自己,一点都不想回到二十岁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干什么都怯生生的,还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 走在路上...
@投资人吴斌:人的一生其实很短,越年长越能体验日子过得越快。 曾经,从 5 岁到 15 岁,感觉是如此漫长,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但是,后来从 15 到 25 岁,感觉日子突然变快了很多。 而从 25 岁到 35 岁,体验到了时间的飞逝,几年...
我从二月份辞职,到现在一直没工作,一直靠着存款过活,也有点焦虑,感觉空窗期太久风险太高,但是又觉得现在这个疫情,工不工作的,也没啥意思。 我辞职的原因综合了一下,有以下几个原因,一个是工资不算高,工作属于设计院这种,设计院大家都知道,很累很...
@九边 Pro:2019 年我去欧洲出差,当时客户骑车撞到奶牛身上,被乱跑的牛踩了(啥事都没,非说自己有精神创伤),申请到一个长假去休息,我当时有两个选择,直接回北京,或者去欧洲跑一圈,因为我有两周年假。问题是我本来准备把这两周年假换成钱,...
@Stayfoolish: 风险是竞争门槛,是收益的重要来源。个人觉得在教育小孩的过程中,风险教育非常重要,不是教育他们长大以后要规避风险,而是教育他们要拥抱风险。 我家小孩慢慢长大,最近开始意识到未来收入高低对生活品质的影响,我借机说法,...
又是一期浮世绘。 说真的,我有点被那个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的密接外卖小哥给惊到了。 一天送 64 单外卖,乍一看没啥感觉,可流调记录把他当天的所有行程都展示出来时,那么老长一串,就相当震撼了。 小哥早上六点多起来开始送外卖,一直送到晚上十点半...
30 来岁的人现身说法,现在立刻停止你对 30 来岁自己的想象,希望越大失望越大(认真发言 没有狗头)。iOS 链接
分享在网上看的一个帖子。 贴主老哥 40 岁,有京户但在某二线城市生活。职业是程序员,所以我猜是早年从北京转战二线过来的,比方说 2016 年前后就有一大波程序员从北京来杭州,买到了便宜房子美滋滋。 家庭总收入 60 万,很不错,但也不算大...